微信扫码登录

使用验证码登录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一种双收!亩产2000斤!绵阳再生稻实验有新突破

7873 7
荆棘奶糕 2022-8-24 14:49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四川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  摘要:“头季稻实收干谷769.03公斤/亩,专家现场察看,预计再生季稻谷不会低于300公斤/亩,两季亩产可超1000公斤。”8月23日,站在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台沃中试基地田埂上,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,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。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曹均成说,已经收割了头季稻的田块,仍在为两个月后的再生稻收获继续蓄力。


  “头季稻实收干谷769.03公斤/亩,专家现场察看,预计再生季稻谷不会低于300公斤/亩,两季亩产可超1000公斤。”8月23日,站在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台沃中试基地田埂上,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,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。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曹均成说,已经收割了头季稻的田块,仍在为两个月后的再生稻收获继续蓄力。


24102653599.jpg

 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专家刚刚在三台县建平镇台沃中试基地,对“泰优粤禾丝苗”“恒丰优粤禾丝苗”两块再生稻集成技术展示田头季稻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验收。现场由专家组组长、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宣布了测产数据:2块田经实收测产,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1.25亩,亩产干谷775.52公斤,恒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1.52亩,亩产干谷806.54公斤。


24102653677.jpg

  据介绍,四川再生稻为中稻蓄留再生稻种植模式,具有一种两收,可以增加一季稻谷产量;省种、省工、省肥、省药、省水、省秧田;产出高、劳动效率高、经济效率高、土地利用高及再生稻米质更优、绿色安全等优点,是一种资源节约型、生产高效型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。

  2021年,我市在三台县建平镇台沃中试基地试验“泰优粤禾丝苗”。在头季稻收获后,再生稻仅施一次肥的情况下,头季稻实收687公斤/亩,再生稻实收231公斤/亩,合计亩产达918公斤。

  2022年,我市用“泰优粤禾丝苗”“深优粤禾丝苗”“恒丰优粤禾丝苗”试验。日前,市农业农村局组织西南科技大学、市农科院及市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实收验收,头季实收干谷达769.03公斤/亩。专家现场察看后,预计再生季稻谷不会低于300公斤/亩,两季亩产可超1000公斤。

  “今年培育的再生稻,预计目标是亩产500斤,目前看来可以达到600斤,加上头季稻,亩产能突破2000斤。”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松国介绍说,三台等地实验成功,打破了过去“再生稻不能过金堂”“海拔不高于410米”的限制,有利于扩大我省再生稻种植面积,提高再生稻单产与稻谷生产总量,有利夯实“天府粮仓”。

  (绵报融媒记者 刘毅 文/图)



醉后丶睡 2022-8-24 16:57:0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这个要点赞他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温柔一刀 2022-8-27 00:25:4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安徽
两季亩产不算多吧!!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一路晴天% 2022-8-27 07:18:2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安逸安逸{:4_190:}{:4_190:}{:4_190:}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行走的商人 2022-8-28 12:17:5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河南
头季稻实收干谷769.03公斤/亩,专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行走的商人 2022-8-28 12:18:1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河南
打破了过去“再生稻不能过金堂”“海拔不高于410米”的限制,有利于扩大我省再生稻种植面积,提高再生稻单产与稻谷生产总量,有利夯实“天府粮仓”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mnjkm 2022-8-29 14:23:2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安逸了啊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mnjkm 2022-9-4 17:44:3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四川
安逸哦!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艺迪新品

全国服务热线:9:00-16:00

400-8888-000
Copyright © 2001-2025 Discuz Team.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( 蜀ICP备16026055号-2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