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四川新闻网消息(车梓菱 杨宗友)碧波如玉的安昌河,干净宽敞的界中路,一株株茂盛的行道树错落有致、绿影婆娑,一幅幅颜值高、有内涵的公益广告映入眼帘……自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启动以来,绵阳市安州区界牌镇积极行动,突出村社“五清”、场镇“四定”、城区“四化”工程重点,充分发挥基层干部、党员群众的力量,按下城乡环境综合提质“快进键”。 加强领导 细化责任 7月的界牌,青山隐隐绿树成荫,一村一品如诗如画。花果环绕的乡村,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。干净的村道,整洁的院坝,清亮的河水……走进界牌,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让人流连忘返。 自“五清四定四化”行动开展以来,界牌镇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领导小组,将行动任务细化,建立起“领导包村(社区)、干部包院、职工包户”的**网格化管理机制,有效形成党政重视、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。同时成立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检查小组,建立巡查通报制度,深入各重点区域、重点点位进行现场检查,按照“发现一个、曝光一个、整改一个”的原则,全面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提质热潮。 党员带头 群众响应 “来,搭把手,我们一起把这堆垃圾清扫干净。”在界牌镇有这样一支“清洁队伍”,既有党员干部、也有志愿者、还有普通群众,他们捡拾道路两旁树下的枯枝落叶、白色垃圾袋、杂草清理等,对边边角角的“脏乱差”进行“拉网式”排查与整治。 在“五清四定四化”行动中,界牌镇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通过“周末大扫除”、“清洁家园”等活动,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、影响城乡形象的突出问题,对机关院坝卫生、办公区域、主次干道、大街小巷、建筑工地、城乡结合部等地的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整治,并将“五清四定四化”行动与场镇“交通补短、环境整治、风貌改造、服务高效”提升行动有效结合,有力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。今年以来,全镇已开展红色志愿活动100余次,发动群众参与“五清四定四化”行动1万余人次,全镇城乡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。 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“界牌是我家,建设靠大家。”“致富路、便民路,路面干净卫生,住着才更舒心。”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!”……连日来,界牌镇通过坝坝会、大喇叭等方式,用简洁生动、接地气的话语,为群众讲述开展“五清四定四化”行动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,并通过身边真实案例,让群众感受整治行动带来的益处。 “现在村里都特别干净,我们很多村民如果看到垃圾都会随手捡起丢进垃圾桶,毕竟环境的改善需要大家共同出力。”金凤村黄平表示,通过广泛宣传,村民们逐步改变了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,爱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,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参与到“五清四定四化”中来。截至目前,全镇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,制作各类宣传展板和宣传横幅50余个,LED滚动播放宣传上万次,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政府主导、部门协调配合、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。 突出重点 狠抓关键 “以前村道上时不时能看到垃圾,但现在村道干净整洁,村民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,生活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是越来越好。”村民邓成素认为,“五清四定四化”行动不仅改善了环境,也增强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。 自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部署以来,界牌镇坚持把环境提质和道路改造作为当前整治重点,加强道路周边环境整治,开展场镇道路、村道路、坡道等美化工程;组织镇村干部、志愿者、党员等开展路面清扫、“牛皮癣”清理等工作,切实保障道路、环境综合提质;针对全镇突出问题,建立问题台账,明确整改措施;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,坚持各党组织每周开展一次环境整治志愿活动。截至目前,已清理小广告200余处、清理生活垃圾2吨、乱堆杂物40余处、“牛皮癣”300余处。 监督引导 巩固成果 为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提质成果,界牌镇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值班巡查制度,值班人员每日开展常态化巡查,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曝光,并按照属地原则落实整改责任,限定整改期限,镇环保办全程督促问题整改落实,建立问题整改台账,强化责任倒溯追查,形成城乡环境综合提质治理长效机制。 随着界牌镇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,界牌镇墙角的小广告不见了踪影,道路上的垃圾也被打扫得一干二净,沟渠中的杂草、泥沙、白色垃圾被全面清理干净,街头巷道、全城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,界牌“颜值”进一步提升,居民的宜居幸福指数不断提高。 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就是幸福。接下来,界牌镇将持续以‘五清四定四化’行动为抓手,不断谱写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篇章。擦亮‘面子’,做实‘里子’,让生活在界牌的每一个人都能拥有更强的自豪感、幸福感、归属感。”界牌镇党委书记何志高表示。(安州区界牌镇供图)
|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
使用道具 举报